当前位置: 首页 > 书香校园 > 成长是每个人的必修课

成长是每个人的必修课

2021年12月05日 09:37:35 访问量:639
——读《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》
周玉萍
很早就想读《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》这本书。它之所以吸引我,是因为“知青”是特殊时代的产物,就和曾经的西南联大一样,前无古人后无来者,颇具传奇性;习近平是正在执政且取得显赫治理成果的国家领导人,他的知青岁月更加吸引人。
《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》写的是从1969年1月习近平响应国家号召,以知青身份到陕西延安的延川县文家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,到1975年9月他考入清华大学回到北京,其间七年岁月里所经历过的磨砺和成长。在这七年里,习近平与当地的农民一起劳动,在十分艰难的环境下坚持刻苦学习,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生活。他先在赵家河组织社教工作,后又回到梁家河担任党支部书记,带领村民打井、建沼气池、打坝、办代销点、铁业社,为老区的老百姓做了很多实事,自己也由懵懂少年成长为成熟稳重担当的青年,并为今后的治国理政奠定了思想上的初心和理念上的根基。
我很喜欢这本书所采用的访谈形式。当年一起下乡的知识青年、当地的老百姓、与习近平有过联系的政府官员、各方人士,共25位受访者,从各自的角度回顾习近平当年的知青生活。每个人的讲述都有各自的侧重点,尽管有一些重合,有一些出入,显得整本书的叙述不是直线性的,而是片段的、琐碎的,反而显得更加亲切,青年时代的习近平形象也更加立体,可感可信,像是曾经生活在咱们身边的一个人。
习近平只有一个,他的成功不可复制也不必复制。读《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》,除了景仰国家领导人的伟大之外,对于咱们普通人来说,也有“见贤思齐”的广泛意义。
书中,几乎所有的受访者都谈到习近平的一个特点:酷爱阅读。他在劳动的间隙阅读,在休息的时间阅读,夜晚还挑灯夜读,煤油灯熏黑了脸和鼻孔。他的阅读非常广泛,政治、经济、历史、军事、中华传统典籍,连一本来路不明的《基督教青年读本》他都研究过。他也读中国古诗词,曾经在窑洞前大声朗诵辛弃疾的词作。这样广泛、深入的阅读,为习近平积淀了常人无法企及的文化知识素养,至今还在各种讲话中对各类典故随手拈来,运用自如。
习近平的阅读,可以说是一种从小培养的习惯,一种对于知识的本能渴求,已经超越了世俗的功利性目的和一般人自娱自乐的消遣式阅读。而且,他读书的方法也很特别:一般是以一本书为主,和几本书一起读,比较着,思考着读,不仅增长了知识,探求到了真理,也培养了超常的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。他不唯书,不钻牛角尖,能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,在纷繁复杂的事实中迅速抓住主要矛盾,这是担大任、谋大局的人必备的心理素质,对于一般人来说也是不无裨益。
每个人的成长,都离不开阅读。我觉得读书其实就和旅游一样,在自己熟悉的世界之外,看见另外一种可能,不仅是知识技能层面的,也是思想意识层面的。阅读,就是打开一扇窗,让新的事物、新的知识、新的理念进入你的世界,从而避免在惯常甚至是狭隘的思维方式中沉溺纠结,且不自知。当然,能够像习近平那样博览群书,去芜取菁,积淀知识,活跃思维,凝练思想,提升境界,就属于更高层次的水平了。
人活于世,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苦难,对待苦难的态度,其实也决定了人生能够达到的高度。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,可以说是他人生中最苦最难的七年。从生活条件良好的大城市北京,来到梁家河的穷乡僻壤,吃不饱,穿不暖,生活上不适应,还要参加生产队的高强度体力劳动。在思想上,也经历过一段苦闷的日子:父亲因政治斗争被迫害,他成了“黑帮子弟”,招工、招干、当兵都没有希望,入团、入党也多次受到影响。别人需要从零开始,他则是从负数做起。一起下去的知青先后通过各种机会离开,他却没有机会回京,感到前途渺茫,甚至产生过一辈子留在陕西、为当地干更多实事的念头。但是,他没有自暴自弃,始终坚持读书学习,坚持积极参加生产队的各种劳动,尊重耐心地对待每一个人,终于赢得了群众的尊重、领导的信任,获得去赵家河主持社教工作的机会,走上了从政的第一步。
“青春因磨砺而出彩,人生因奋斗而升华。”这是习近平在2020年青年节的讲话。磨砺,是顺境之中的提升,更是逆境之中的奋斗。试问,处在人生的低谷时,你在做什么?在想什么?你是否把失败都归因为外界因素,抱怨上天不公?其实,人生低谷正是磨砺和积淀的最佳时间。人生本来就是有起有伏,世界关上了一扇门,必然会打开一扇窗,只要始终不放弃努力,不放弃希望,终会有否极泰来的一天。
人的成长道路上,更重要的应该是坚守信仰,不忘初心。这样的话说出来有些像是政治口号,换个文艺点的说法,就是“愿你走出半生,归来仍是少年”,依然拥有“最初的梦想”。
《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》中,有几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:一是梁家河一位老党员的母亲去世,习近平专门来到窑洞之中,毕恭毕敬地鞠躬告别;二是习近平在文安驿赶集遇到一位乞讨老汉,据说担任过他父亲习仲勋的警卫队员,习近平把自己身上的大衣和兜里的粮票之类全部掏出来给了老汉;三是习近平几十年后回到梁家河,得知村民种苹果一年能得几万块钱,由衷地高兴:“这下你可发了!”前两个细节,说明习近平对老红军发自内心的敬佩和怜悯,后一个细节,说明习近平是站在朋友、亲人的角度而不是领导人的角度,始终将老百姓记挂在心上。
在七年的知青岁月之中,习近平肯定也遇到过不少的困惑和犹豫。初下乡时面临生活上的不适应,后期周围知青先后进城带来的触动,加之当时国内政治上的偏差,都难免会造成他的内心波动。可以肯定的是,他始终坚持对真理的追求,和为老百姓办实事的责任感。难怪有人说,这本书可以当作党员同志锤炼党性的生动范本。对于更多的人来说,则可以思考自己走了哪些路,有没有忘记为什么出发。
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时代机遇,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道路。别人的成功方法不可照搬,但是积极向上的态度必须学习。成长是每个人的必修课,未成年人如此,成年人也是如此。人可以不成功,但一定不可以不成长。
编辑:周玉萍
上一篇:拾起您眼中的破碎琳琅
下一篇:没有了
评论区
发表评论

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
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
郑重声明: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,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,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。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,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;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,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【通知—删除】义务。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,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,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。永顺县第一中学 特此声明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 ICP证 京ICP备13002626号-8 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永顺县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
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湘ICP备18010893号
联系地址:湖南省永顺县大西街60号 416700 TEL: 0743-5223115 QQ:274166302
本站部分文章、视频、图片等资料信息转自互联网,如有侵犯你的权益,请及时联系我们
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